水丞 熱鬧的文房新貴
發(fā)布:2011-10-30 20:02:05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水丞,也叫水中丞、水盂,是文房四寶旁邊貯水的物件。在磨墨階段之前有個研磨階段,磨墨除要具備硯、墨外,還需要水來磨出墨汁,水丞也就此應(yīng)運(yùn)而生。水丞在古代是管理水利的官職,用在文房之中當(dāng)然也是管水之用。
水丞或水盂在三國時(shí)期就已開始流行,兩晉至南朝數(shù)量逐漸增多。兩晉時(shí)期的水丞多作蟾蜍形,原因有二:一是蟾蜍為兩棲動物,可在水中生存;二是蟾蜍為“五毒”之一,可以辟邪。隨著瓷器的出現(xiàn),瓷制水丞除具有耐久性、實(shí)用性外,更具有觀賞性。到了明清之際,除了瓷水丞外,尚有用玉、銅、竹、石、瑪瑙制成的水丞。水丞一般不大,多為敞口,口內(nèi)放置一只精致的小勺,用之取水于硯臺之上,可根據(jù)用量取舍。
隨著文房文化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文房清供在市場上也越來越熱,除了筆墨紙硯這“四寶”外,以筆筒、鎮(zhèn)紙、水丞為代表的伴生性文房用具也開始得到重視,如一件清乾隆胭脂紅地軋道粉彩番蓮紋水丞就在香港佳士得去年春拍中拍出了404萬港元的高價(jià)。
清康熙 釉里紅折枝花卉紋水盂
尺 寸:高7厘米
估 價(jià):280萬至350萬港元
成交價(jià):431.84萬港元
拍賣公司:香港蘇富比
通體以釉里紅裝飾,口沿描繪一周纏枝蓮花,腹部以四朵折枝花卉組成主題紋飾,間隙處襯以枝葉,近足處繪蕉葉紋,每組圖案之間以青花弦紋相隔,繪畫線條流暢,釉里紅呈色艷麗明快,為康熙御用文房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