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近水 精工細畫
此筆筒高19厘米、邊長14厘米,斂口,矮足,方形,邊角起凹棱。底款為方框式紅色篆書陽文“平山堂”3字。筆筒胎體厚重,器形規(guī)整,釉色清亮,繪圖精美,保存完好。
此筆筒共四面,兩面為山水圖,兩面為花鳥圖,現(xiàn)順時針分述于后:
第一面為淺絳山水,題款為:“汪小亭寫”,印章為“亭印”。畫面采用平遠“之”字形構(gòu)圖,自近而遠,上繪樓臺、亭閣、房舍、泊船、行人、拱橋以及山水樹木等,近景構(gòu)圖緊湊,樹木青翠繁密;遠景構(gòu)圖疏朗,云霧空蒙,是文人雅士追求的理想之所。
第二面題款為“平山堂主人汪小亭寫于湓浦客次”,印章為白文“畫印”。畫面采用平遠反“C”形構(gòu)圖,采以點苔和勾線相結(jié)合的手法,繪出漁舟3條,房屋兩幢,寶塔一座以及山石樹叢等,樹葉以黃色為主,色調(diào)冷峻,有釣翁在船,無行人于途,以詩情入畫,內(nèi)涵豐富,意境深遠,有空曠清寂之感。
第三面為工筆花鳥圖,題款為“平山堂主人寫于湓浦”,印章為“汪松”。只見長尾雉雞獨立巖上,身子俯視,尾巴上翹,全神貫注于花叢中。雉雞之翎毛繪得非常精細,極具動感。石后繪一長枝,無葉無蔓,屈曲自如,起均衡之效。巖下牡丹花,或盛開或半開或含苞,形態(tài)各異,均顯嬌艷多姿,又以骷髏皴畫山石,空穴中透出花朵與枝葉,使畫面生動又富變化。以斧劈皴寫石骨,使之瘦勁奇異又血脈貫通。
第四面也為工筆花鳥圖,題款為“小亭寫”,印章為“汪民”。怪石峻巖下有7只小雀在嬉戲,它們或昂首或啄食,或四望或親昵,悠然自得,神情自若,其與突兀斜出的懸崖形成鮮明對比。巖旁金菊怒放,野花盛開。怪石不穩(wěn)卻有土阜以培其基,家雀雖小卻因用筆工細而顯其活。
此器融山水畫和花鳥畫于一體,可在同一器物上欣賞到不同藝術(shù)風格和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