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福壽吉祥喜 明清刺繡惹人喜愛
發(fā)布:2011-10-30 20:26:19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約從漢代起,刺繡就成為閨中技藝。女孩子在出嫁以前,要為自己繡一批繡品作陪嫁之物;婚后家里的擺設(shè)、家人的衣物也需要刺繡來點綴。中國人家里幾乎所有的布料做成的東西都可以加繡,從椅墊、桌圍、門簾、壁掛、屏風、床單、被面、枕套,以致大人小孩的外出禮服、帽子、鞋子。特別是清代男子流行衣外懸掛的多達10余種的佩飾,如荷包、錢袋、扇套、眼鏡套、表套、鑰匙袋、扳指套、褡褳等,都是心靈手巧的女子們永遠也做不完的繡活。中國的刺繡傳承了數(shù)千年之后,在明清兩代達到了巔峰。
明清兩代的刺繡題材是頗具中國特色的吉祥圖案。有托物寓意的,如,鴛鴦象征夫妻恩愛;石榴代表多子;松竹梅表示清高正直;牡丹象征富貴榮華;松鶴寓意長壽。也有因諧音而成為圖案題材的,像蝙蝠與“!敝C音;魚表示喜慶有余;鹿和“祿”,瓶和“平安”;金魚和“金玉”;荷花和“和”等等。
富有吉祥圖案的老繡片,不僅帶著古人祈求富貴壽喜、平安幸福的人生理想,帶給人們美好的祝愿,同時也是非常有收藏價值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