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辦郵展之三注意
其一,有的郵集考據(jù)性過強,趣味性明顯不足,對大多數(shù)觀眾缺少吸引力。我們是需要一些以考據(jù)為中心的學術(shù)性郵集,但不能多。對于絕大多數(shù)集郵者來說,集郵只不過是一種業(yè)余文化娛樂活動,追求的是一種樂趣,并不都想搞郵學研究,去做郵學家,所以集郵才能成為一種具有廣泛群眾性的文娛活動。我們要樹立為大多數(shù)集郵者服務(wù)的郵展理念,大力倡導和鼓勵那些生動活波、趣味盎然,為最廣大集郵者喜聞樂見的郵集。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群眾通過參觀郵展感受到集郵活動的樂趣,進而自覺自愿加入到集郵隊伍中來。那些考據(jù)性郵集前面看客寥寥,而且是一晃而過,而趣味性強的郵集前則有許多觀眾駐足評點,議論風生,真切反映了廣大觀眾的關(guān)注熱點與欣賞指向,應(yīng)該引起郵展組織者的高度重視。
其二,不少郵集的貼片里,郵品排列過滿過擠,讓人看著透不過氣來。有的文字說明過長過多,不得不縮小字號,使觀眾看起來相當費神。其實,真正高水平的郵集,是讓郵品本身說話,文字要少而精,點到即止,文字的字號要大而醒目。不少郵集的貼片版面安排千篇一律,很少有別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者。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精練、緊湊、美觀、雋永并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新穎郵集。那些大而全、內(nèi)容蕪雜、編排平淡、版式陳舊的郵集缺少人氣,今后要大量壓縮,即使勉強展出,也不能評高獎。
其三,展架的設(shè)計不夠人性化,上下過長。要仔細看架子下方的貼片,必須彎腰,甚至下蹲。如果一路看過去都是從上到下細看,就不知要做多少次這種動作,F(xiàn)在參觀者中,中老年人為大多數(shù),青年人尚且感到反復下蹲十分勞累,中老年人就更吃不消了。這個問題,要從人性化的角度,從人的生理特征方面,科學地加以解決。另外,展廳的光線一定要明亮,光源要平射貼片。光線太暗,或光源射向不對,都會使觀眾的眼睛受不了,使觀眾參觀的興趣和熱情大打折扣。比如,今年10月在北京舉辦的現(xiàn)代郵展,展廳的燈光太暗,看起來太費眼,原因是展廳位于地下室,全靠燈光照明,而該展廳的射燈裝于房頂,折射地面,展架兩側(cè)不受光,十分陰暗,看起貼片來很費勁。希望展會組織者在展會的技術(shù)安排上多一些人性化的考慮,多為參觀者的方便與舒適著想。還應(yīng)安排一些座椅,觀眾看累了可以休息,這樣才能提高展出的效果,使大家更加滿意。
今后各種各樣的郵展還會不斷地辦下去。只要虛心聽取廣大觀眾的意見,不斷總結(jié)以往的經(jīng)驗教訓,進一步改進與提高,就可以使新的郵展更加符合廣大集郵者的實際需求,使郵展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氣,受到更多觀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