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見的“漏銷”票極限片
發(fā)布:2011-11-1 12:48:30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筆者在所購1991年10月11日發(fā)行的T.166《景德鎮(zhèn)瓷器》郵票極限片中,居然發(fā)現(xiàn)其中一枚T•166(6—1)面值15分的《宋•青白釉注•注盌》“漏銷”郵票。這里之所以并非未蓋郵政日戳,只是郵戳未蓋銷在郵票上,而是蓋在遠離郵票的另一邊(見圖)。這是怎么回事呢?
原來這是一種機蓋郵戳極限片。極限片在設(shè)計好的位置上貼好郵票后,再用機器蓋銷郵政日戳進行銷票。這樣,片、票、戳三者位置均是固定的,制作起來既快又好,郵戳不僅蓋得清晰、公正、漂亮,而且蓋銷在郵票上的位置也基本固定不變。但是,要知道,機器是死的,它不具備通過思考來靈活應(yīng)變,一旦郵票固定位置貼錯,或者片的固定位置有顛倒,就會出現(xiàn)這種用機蓋戳制作的極限片所獨有的“漏銷”。 從這枚“漏銷”郵票的極限片上,集郵者不難看出,此片在貼好郵票蓋郵戳時,因上下顛倒,使其旋轉(zhuǎn)了180°,導(dǎo)致郵戳呈正蓋,仍蓋在原本固定的位置上;如將郵戳位置固定不變,將倒置的貼著郵票的片旋轉(zhuǎn)180°,集郵者就會發(fā)現(xiàn),郵戳正好蓋銷在郵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