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畫由來
發(fā)布:2016-12-15 14:34:47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哈爾濱古玩-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從商朝開始有了明確的文字,即“甲骨文”。由于它和以前的刻劃符號相比,具有較完整的體系,又有寫和刻的技巧,所以說是最早的書法。
我國的早期繪畫可上溯到50萬年前。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中,就已發(fā)現(xiàn)在骨骼化石上有刻劃痕跡,圖案有半圓形、三角形、長溝、深溝等,這是原始人類原始藝術的雛形。
到了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時代,繪畫藝術脫離原始狀態(tài)而進入正式美術的領域。在陜西、河南、甘肅及浙江的一些遺址中出土了不少彩繪和帶有繪畫性的雕刻品。彩陶是帶有裝飾花紋的陶器,多用黑色繪制,也有參用紅色、黃色、褐色等顏色的;y有圖案性和繪畫性兩種。絕大部分為幾何圖案。用直線、曲線組成方的、圓的各種形狀,環(huán)繞在陶器的口部、頸部、腹部。彩陶上的花紋用筆粗獷有力、風格質(zhì)樸,洋溢著樸拙生動的意趣。這便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繪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