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国产综合野狼_中文字幕有码~第一页_一级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不卡

<style id="jhwmm"></style>
  1. <object id="jhwmm"><tt id="jhwmm"><noscript id="jhwmm"></noscript></tt></object>
    <pre id="jhwmm"></pre>
        <dfn id="jhwmm"><mark id="jhwmm"><legend id="jhwmm"></legend></mark></dfn>
        <address id="jhwmm"></address>
      1. <sup id="jhwmm"></sup>

            淺說第八套普通郵票

            發(fā)布:2011-11-1 12:40:31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一九五五年三月一日,我國實行幣制改革,并在同一天開始兌換和使用新幣。為了滿足幣制改革后郵政通信票的供應,經原郵電部門批準,并下發(fā)了207號文件,決定一九五五年七月十六日發(fā)行一套新人民幣面值的普通郵票,它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fā)行的第八套普通郵票,集郵界簡稱為“普8”。
              由于普8發(fā)行時正處于新、舊幣制交替的特殊時期,郵電部又沒有自己的郵票廠,更重要的是新人民幣已開始在市場流通,而郵政部門卻無新幣郵票供應。為了應付這種被動局面,普8郵票不得不在二個印刷廠印刷。同年(具體日期無定論,但肯定遲于普8郵票的發(fā)行日期),郵電部門為了保證平信8分面值郵票的供應,又委托上海印刷一廠加印“冶金工人”票,(原郵電部207文件無此票)上海版“冶金工人”與北京版“冶金工人”暗記、版銘、齒孔均不同,集郵界稱其為“普8甲”。自建國以來,印刷郵票都是一套一廠,像普8這種一套郵票三廠印刷的現象,在中國郵票發(fā)行史上是史無前例的。
              普8發(fā)行后,由于使用量大,郵票發(fā)行部門不得不多次加印,而不斷加印促使郵票印版損耗的加劇,并在郵票用紙、刷色,以及齒孔等方面出現差異。這種差異在使用量最大的“冶金工人”票中表現尤其突出,這就為集郵愛好者研究普8,提供了一個重要課題。
              筆者自幾年前開始收集研究普8以來,就非常關注集郵報刊介紹普8的文章,但發(fā)現這方面的文章太少了,99世界郵展和2001年南京全國郵展,筆者認真觀看了幾部普票郵集,都沒有發(fā)現真正稱得上變體或小變體的普8郵票。齊齊哈爾有一位研究普8的郵友陳維春給我來信,說從來沒有看到過一部重量級的普8的郵集。與近幾年發(fā)行的普票相比,普8確定稱得上是一套中規(guī)中矩的郵票,但由于普8冶使用時間長,發(fā)行量太大,它的變異現象就比較嚴重。收集、研究、發(fā)現這些變異票,能使我們更了解普8郵票在發(fā)行、印刷方面的情況。
             。ㄒ唬捌8冶”的齒孔和用紙
              建國以來發(fā)行的普通郵票,幾乎每套都存在著光齒、毛齒現象,但數量絕對不多。普8冶是個例外,毛齒票所占比例超過50%,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筆者經過對大量實物觀察,認為是郵票用紙不同造成的。
              1984年第3期“集郵研究”刊登白而強先生發(fā)表的《新中國普通郵票的印刷》一文,白先生認為造成光齒與毛齒有二個原因。一是紙質關系,二是與打孔器有密切關系。他認為打孔器一次要打多張紙,當打孔針變鈍時,上面的紙尚可打出完整的齒孔(光齒),中間的紙就多為毛齒,下面的紙則可能成為盲齒。
              對第一個原因我十分贊同,從筆者收集大量的信銷票來分折,普8冶共用過三種紙。第一,白紙,這種紙紙質堅韌,用手彈有鏗鏗聲。第二,白薄紙,這種紙紙質發(fā)軟,很薄,有透明感。第三,米黃色紙,這種紙紙厚色黃,即是新票也給人一種陳舊感,這種紙絕對不是用來印制郵票的。筆者通過對實物分析,發(fā)現白紙印刷的郵票幾乎全部是光齒,而白薄紙和米色紙基本都是毛齒。由此得出結論,郵票用紙決定了郵票齒孔狀態(tài)。那些纖維短,紙性綿軟,濕度大的紙是產生毛齒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因。
              印刷“普8冶”的是中國近代印刷公司,經查有關資料,該廠是第一次承印郵票。質量較好、專門用作印制郵票的白紙,因種種原因可能不會滿足供應。再加上普通郵票印刷的隨意性,急用時用其它紙張?zhí)娲鷰缀跏遣豢杀苊獾摹_@就是“普8冶”有三種用紙的原因,也是產生大量毛齒的原因。
              對白而強先生說的第二個原因,筆者不敢認同,打孔器稍一變鈍,即可出現大量的毛齒和盲齒,這不可能。解放初期打孔器都是人工操作,他們在印刷過程中隨時都要檢驗,而且又有專門的質檢員。在當時印刷郵票是政治任務,相當于印制人民幣,是相當嚴肅認真的工作,怎么能頻繁地發(fā)生這種現象。另外,打孔器一次要打四五張紙,這不是普通郵票,同期發(fā)行的紀特郵票也是人工操作,也是一次打四五張紙,這些紀特郵票為什么沒有出現毛齒和盲齒,這無法解釋。
              普8郵票(也包括其它普通郵票)出現大量毛齒現象,是普通郵票的特點所決定的。它的特點就是發(fā)行量大,使用時間長,印刷時間限制不嚴格,隨需隨印,這些特點決定了它不可能使用一種用紙,特別是在特殊時期發(fā)行的普8郵票。
             。ǘ┼]資圖案變異
              許多集郵者為收集不到一枚普8變異票而頭疼,但筆者卻在藏品中發(fā)現一枚郵資圖案變異票,該票冶金工人下巴處有一小部分漏白。中國人民郵政國字內“或”下邊一橫變長。造成這種變異的原因大概有三。
              1、郵票印版經長期使用,造成印版局部破損,使印版上的局部圖案或文字變形。
              2、修整母模時造成的。
              3、壓力不均。在拼版時未將每塊版調整到同一水平上,造成印刷壓力畸重畸輕或傾斜,印出郵票清晰程度不同。
              以上三種原因都可能產生圖案與文字變異,但筆者略傾向于第三個原因。
             。ㄈ┢狈儺
              筆者在數年前曾看到過一篇文章(記不得出處),說“普8冶”票幅有長幅、短幅之分。其實在我的藏品中不僅有長、短票,而且還有寬、窄票。長幅票票幅為25mm,短幅票為23mm。寬幅票票幅為22mm,窄幅票票幅為21mm。差異雖然不大,但出現在只有姆指大的郵票上面,確實是難得的。對票幅差異產生的原因,筆者深感力不從心,因為畢竟不是專業(yè)人士,也沒有機會接觸這方面的專家,所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待于繼續(xù)研究,也希望同好來指點迷津。
             。ㄋ模┢8郵資明信片
              普8片的全稱是“普8型陸軍戰(zhàn)士圖普通郵資片”。也有目錄稱它為“普8型軍人圖郵資明信片”。近幾年,郵政部門為了便于集郵愛好者收集、整理,把普片按發(fā)行時間順序編了號(給郵票、郵品編號是國人的習慣),筆者認為編號要有權威部門來確定,不能你編一個號,我也編一個號,這樣容易造成混亂,而且極不嚴肅。就拿普8片來說,筆者最早看到給它編號的是中國郵票總公司郵票價格表(1993),編號為PP6,此編號沿用至今。1999年由新世紀出版社出版,陳志深先生編寫的《中國片封簡圖鑒》,給普8片編號為PP5。2001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國郵資封片簡目錄》(狄超英編)給普8片的編號是PP4。三本書三個編號,應該相信誰?作為集郵者,我更愿意叫它的真實名稱“普8型陸軍戰(zhàn)士圖郵資明信片”。
              關于普8片的發(fā)行情況,筆者估計該片曾多次印刷,因為幣制改革,特別是在舊幣郵資片簡停止使用后,國內新幣郵資片只有普8片,使用量肯定會增大,它究竟有幾種版式一直沒有定論。“集郵”1983年第10期刊登趙邦伍先生《新中國郵資明信片一覽表》,該表列出普8片有二種版式,第一版刷色綠色,第二版刷色淺綠色,但趙先生沒有提到二版之間的其它差異。陳志深先生在《中國片封簡圖鑒》一書中,也說普8片曾多次印刷,并可分好幾個類別,但差異卻只有刷色的深淺之分。筆者認為依據刷色的深淺,把普8片分為不同版式很不科學、不嚴謹,也沒有說服力。郵學家吳風崗先生曾經說過:“有些使用時間較久或需要量較多的郵票,由于多次加印或由不同廠家承印,印刷色往往會有差異,甚至同一批印刷的郵票,有時也因油墨本身或調配上的原因會有差異!保▽嵱眉]辭典109頁)。在郵票和郵資片中刷色深淺不同的現象較普通,例如:“普8冶”票的刷色就有深有淺,民居票、長城票刷色深淺現象也很普遍?偛荒馨堰@些郵票說成不同版式吧?郵資明信片也同樣,在筆者收集的92賀年有獎明信片中,有的沒有底色,有的甚至變成白猴。沒有人把這些郵品說成是不同版式。
              由于普8片大量被使用、消耗,目前郵市上已很難見到,在筆者收藏的數十枚普8片中,就發(fā)現一枚實寄片,其文字、圖案、片幅都與其它片不同,現介紹如下:
              1.郵資圖變異:在解放軍戰(zhàn)士軍帽下方,有一明顯凹處,就象郵票的齒孔,而且線條不流暢。筆者認為,這種變異決非印刷所致。
              2.版幅變。航洔y量,原版片幅是135×88mm,而該片片幅為134×87mm。
              3.文字變異:郵資圖右邊“售價伍分”四個字有三個變體。(“價”字被涂,無法觀察,)
              4.片正面中間文字“右邊只寫收信人姓名地址”變小,筆劃變細。
              5.原版紙質薄而硬,再版紙質厚而軟。
              根據以上變異現象分析,筆者的結論是:該片在大量印刷期間,肯定原版破損嚴重無法修復,而又重新制版。否則,以上變異無法解釋。
              普通郵票不普通,這在集郵界內已形成共識。2001年南京全國郵展,陳國成先生的“中國人民郵政普通郵票”和呂景新先生的“新中國舊幣值天安門普通郵票”一舉獲得大金獎,更激起了國內集郵者研究新中國普通郵票的興趣。筆者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水平有限,雖然收集到實物,但對有些差異產生的原因至今思而不解。筆者真誠希望郵界同好助我一臂之力,弄清普8票片差異的真正原因。

            相關文章

            哈爾濱百姓網推廣鏈接[一]
            哈爾濱百姓網推廣鏈接[二]
            關于我們 | 廣告投放 | 用戶幫助 | 用戶注冊 | 留言反饋 | 網站建設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爾濱百姓網 版權所有
            黑ICP備08101926號  我要啦免費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