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電交加,狂風驟雨,成熟待收的小麥遭到“蹂躪”。
記者赤足查看剛剛倒伏的麥田。
6月3日下午睢縣、永城遭遇龍卷風侵襲。
新華網(wǎng)北京6月4日電 記者4日從民政部救災司獲悉,截至6月4日18時統(tǒng)計,河南省風雹災害已造成20人死亡,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啟動國家救災應急四級響應。
6月3日晚上,河南省商丘、開封和安徽省宿州、亳州、淮北等地相繼遭受大風、冰雹和短時強降雨等對流天氣襲擊,造成較為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
截至6月4日18時統(tǒng)計,兩省受災人口達346.67萬人,因災死亡20人(河南省商丘市18人、開封市2人),117人受傷(傷亡原因主要是倒房、倒樹壓砸所致),緊急轉(zhuǎn)移安置1546人;倒塌房屋9856間,損壞房屋4萬多間。
災害發(fā)生后,河南、安徽兩省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要求當?shù)馗骷夵h委、政府全力開展救災工作,并立即組織省直有關部門趕赴災區(qū)一線,組織指導抗災救災工作。河南省政府決定下?lián)芫葹膽辟Y金300萬元,商丘市政府已下?lián)芫葹膽辟Y金100萬元,用于解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于18時緊急啟動國家救災應急四級響應,并派出工作組連夜趕赴河南災區(qū),協(xié)助開展抗災救災工作。目前,救災工作正有序進行。
相關資料:風雹災害
風雹災害是指冰雹、雷雨大風和龍卷風等強對流性天氣造成的災害。由于這種災害性天氣發(fā)生在積雨云中,故稱其為“對流性風暴”或“強雷暴”,以嚴重降雹為主的雷暴又稱“雹暴”。風雹災害又稱“風暴災害”,這種災害主要發(fā)生在溫帶地區(qū),但各地發(fā)生的頻次和危害程度有所不同。
我國每年平均發(fā)生近1000次,最少為400余次(1977年),最多達2150余次(1987年)。由于這種災害發(fā)生范圍廣、頻次高,局部災情重,所以累積災害造成的損失比較重,約占全國自然災害總損失的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