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海報收藏熱
發(fā)布:2012-11-16 15:30:52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珍珠港》的1.4億美元投資已注定血本難歸。但是其海報卻備受收藏家追捧。海報是限量生產(chǎn),人們認為回報率高,所以海張貼在公共汽車站、球場還是商場之內(nèi)海報,都立即被人偷走,或者說搶走。這批海報如此搶手,是因為人有愿意出高價收購。近日在拍賣站e Bay中,有投標者已將海報價錢抬至250美元。
電影海報作為電影的“名片”,從誕生至今已從最早期的單純的宣傳廣告變成為一種時尚文化消費品,甚至成為一種前衛(wèi)藝術。電影海報還是一部成功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決定一部影片的命運。在國外,原版電影海報的發(fā)行和收藏已頗具規(guī)模,電影公司靠出售原版電影海報及其它電影附屬品來收回部分成本。
電影海報在海外,尤其是在美國,備受收藏家青睞。年代越久,價值越高。一張《公民凱恩》的海報,1965年僅值5美元,如今已達3000美元;《亂世佳人》、《北非諜影》海報則高達一萬美元;卓別林的《城市之光》海報,價值已無法估量。1997年,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舉行的好萊塢電影海報拍賣會上,一張20世紀30年代好萊塢經(jīng)典恐怖片《木乃伊》的海報以45。2萬美元的“天價”成交,已知存世的《木乃伊》電影海報僅有3幅。
中國收藏網(wǎng)主編金伯宏先生曾在美國居住9年,他認為海報收藏在美國熱度不減,與美國電影業(yè)本身發(fā)達有關。據(jù)金先生介紹,海報的價值,基本取決于海報本身的藝術價值、品相、存世量,以及電影、演員在電影史上的地位等幾方面。海報屬于印刷品,是用油墨印刷的,不同于國畫、油畫。因此在收藏過程中應該注意不能長期暴露在日光、空氣中。在美國的海報店里,展示的海報是裝在袋子里,包裝材料也要求不含酸堿物質(zhì),珍品不能在外長期展示。
北京當代商城旁邊有一家名叫“知音人”的海報店,該店是目前北京唯一經(jīng)營海報的專賣店,店里擺滿了電影版權(quán)、藝術欣賞兩類100多種海報,價格從12元至880元不等。許多顧客是在看過電影后慕名而來選購,小店日銷售額在3000元以上,小店1個月更換一次品種。北京的張先生是海報收藏迷,他從上中學后開始收藏集電影海報。20年過去了,他收藏中有1956年的第一部國產(chǎn)彩色影片《梁山與祝英臺》、《霓虹燈下的哨兵》、《上甘嶺》等等。收集了100多張各個時期的中外影片海報。
收藏海報的初期要了解海報的分類,一部電影的海報有多種版本,例如按發(fā)行商分,隨電影發(fā)行的第一版海報為頭版海報,這類海報印量少,印刷工藝好,因此市場價格高昂。由電影公司自己印刷發(fā)行的為原版海報,這類海報的畫面設計質(zhì)量較高,發(fā)行量則視票房情況及市場推廣需要來定。由電影公司授權(quán)其他專業(yè)海報公司印刷發(fā)行的為授權(quán)海報,這類海報的量相對就會比較大,同時售價也相應低很多。海報按版式分則有橫版、豎版之分原版海報通常為71×102厘米或更大,授權(quán)海報為60×90厘米或更小。還有的按版籍分有美版、英版、法版及日、韓、港、臺、大陸等版別,如《霸王別姬》的海報就有大陸版、法版、港版。除此之外,原版電影海報還有預告版、得獎版、紀念版、限量版等等。
不是所有的海報都有收藏價值,選擇電影海報應注意其本身的藝術品位,選擇能代表某一時期電影文化、廣告藝術、印刷技術或歷史背景的作品,有導演、明星的簽名,或者影片有爭議,轟動性強,得過獎的電影海報有更好的升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