絹質(zhì)郵票登場在即,風險勿忘
能否演繹“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品種那樣的上升行情呢?能否拉動整個行情呢?筆者認為,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從市場運行格局分析,近期行情已經(jīng)從“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品種的一枝獨秀,逐漸演變?yōu)榘鍓K之間的輪動,且品種之間的相互制約力不斷減弱,甚至是毫無關(guān)系。
比如說,“鼓浪嶼”、“崆峒山”、“毛澤東110周年”等2003年小版張價格的穩(wěn)步上升,就沒有對“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品種的走勢產(chǎn)生任何影響;即使對2004年與2005年小版張的價格也未帶來什么波動。又比如說,“會徽與吉祥物”不干膠品種從最高點的91.5元跌至73元的征途中,就沒有動搖“會徽”與“吉祥物”小版票固有的價格根基;然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安徒生”不干膠品種卻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實現(xiàn)了翻番行情,出乎絕大多數(shù)投資者的預(yù)料。
再從“桂花”無齒小全張、“中秋節(jié)”加字小版張、“國旗國徽”不干膠品種等博覽會郵票上市以后的走勢來看,對于其它品種的價格也沒有什么拉動,更多地表現(xiàn)為某些資金在其中的獨立運作,況且大多數(shù)以失敗而告終;“國旗國徽”不干膠品種的一敗涂地,就非常具有風險教育意義。造成這種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價格的高不可攀,可能是一個關(guān)鍵因素。博覽會郵票有一個突出的缺陷,那就是銷售價格與同時期發(fā)行的郵票價格相脫節(jié),人為制造虛高的價格,作為博覽會郵票的“文房四寶”絹質(zhì)郵票小版張同樣如此。
考慮到“文房四寶”絹質(zhì)郵票小版張卡書的銷售價格為80元(包含20元的門票),可以適當提高其定位平臺。筆者認為,根據(jù)以往“中秋節(jié)”加字小版張、“國旗國徽”不干膠品種等博覽會郵票的最高上沖價格以及結(jié)合目前的形勢來看,“文房四寶”絹質(zhì)郵票小版張卡書上市之初的定位估計在105元至125元之間;倘若今后有資金進行運作的話,有可能運行到140元至155元之間的區(qū)域,極限位預(yù)計不會超過170元。博覽會門票上市當天就成為投資者竭力搶購的對象,價格從20元一路飆升到155元,成交活躍;這種運行態(tài)勢意味著在比較大的程度上透支了“文房四寶”絹質(zhì)郵票小版張卡書的基本價值。
2004年博覽會整套門票的原始價格為40元,每個“國旗國徽”不干膠品種郵折的成本價格是60元(包含10元門票),目前前者的市場參考價格在120元,后者大約為65元,兩者之間的收益高低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2006年博覽會門票市場價格的大幅度上揚,實際上已經(jīng)壓縮了“文房四寶”絹質(zhì)郵票小版張卡書的運作空間,建議持有的投資者順勢高位派發(fā),千萬不要盲目追高,否則就會重蹈當年“國旗國徽”不干膠品種郵折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