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別稱知多少
發(fā)布:2011-11-1 12:53:23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國家名片。出自保加利來革命領(lǐng)袖季料托洛夫談?wù)撪]票的一句名言。
郵資簽條。1840 年郵票在英國問世后,當(dāng)時尚無“郵票”這一稱謂,人們便將它稱為“郵資簽條”(LABEL)。
可粘貼的戳記。郵戳早于郵票100多年,在郵票誕生前,郵戳已起到表明郵資已付的作用。因此,1840年“黑便士”郵票在英國誕生后,人們就叫它“ADHESIVE STAMP”(可粘貼的戳記)。在英文“STAMP”是戳記的意思,所以郵票一詞源于郵戳。
老龍頭!昂jP(guān)大龍”郵票發(fā)行初期,天津一帶的人按郵票的圖案把郵票稱為“老龍頭”、“龍頭”。郵鈔。因郵票是一種有價憑證,類似鈔票,因而被人們演繹為“郵鈔”。朝鮮曾稱郵票為“郵鈔”,在1884年朝鮮首次發(fā)行的郵票上,所印銘記即為“大朝鮮國郵鈔”。
商票。在我國臺灣曾經(jīng)將郵票你為“商票”。
矮腳雞。為了節(jié)約紙張、降低印刷費用并使郵票形狀多樣化,一些國家曾發(fā)行過一種票形奇小的“迷你”郵票,國外集郵者給它一個綽號叫“矮腳雞”。
信封老人頭。郵票發(fā)行初期,大多采用帝王、總統(tǒng)的頭像為圖案,所以當(dāng)時人們稱郵票為“老人頭”或“人頭”!靶欧饫先祟^”就是現(xiàn)在所稱的信銷票。如1879年上海(申報)曾刊登過一則“收買信封老人頭”的征郵廣告,即收買信消票。
方寸藝術(shù)。郵票除其所起的郵資憑證作用外,也是一種藝術(shù)品,但郵票票幅小巧玲瓏,人們稱它為“方寸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