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国产综合野狼_中文字幕有码~第一页_一级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不卡

<style id="jhwmm"></style>
  1. <object id="jhwmm"><tt id="jhwmm"><noscript id="jhwmm"></noscript></tt></object>
    <pre id="jhwmm"></pre>
        <dfn id="jhwmm"><mark id="jhwmm"><legend id="jhwmm"></legend></mark></dfn>
        <address id="jhwmm"></address>
      1. <sup id="jhwmm"></sup>

            三種新穎的新中國變體票

            發(fā)布:2011-11-1 12:39:57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新中國普通郵票家族中珍品云集,這其中不乏變體票的身影,諸如齒孔移位、漏齒、無齒、復(fù)印、雙面印、折白印等等,種類齊全,琳瑯滿目。
                最近筆者購到《中國珍異郵票》(劉肇寧著)郵書一套兩冊,通讀之后,本人認(rèn)為書中的三種新中國普票變體票的描述似乎不太準(zhǔn)確,今談?wù)剛人的看法。
                一、普3,800元以上齒孔移位一件。
                書中的描述是,上海拍賣行拍目中,“普3,800元1枚上齒孔位移。估價4000-5000元。
                初看此票,的確上邊兩枚郵票的上邊圖案被齒孔打中,符合齒孔移位的判定標(biāo)準(zhǔn),但只要再仔細(xì)地觀察一下此票,就會發(fā)覺,此票的齒孔看上去橫邊與豎邊的比例不正常,顯得寬了一些矮了一點,因為正常的應(yīng)該是打完齒孔豎向的長方形,怎么此票卻是橫向的長方形呢?其實這就是問題的關(guān)鍵所在。而巧的是,書中還有一件普3,800元齒孔正常移位的變體票,在此不妨做一下對比。
                普3郵票的圖幅是18×20mm(經(jīng)測量偏差在0.5mm左右,在此可以忽略不計),打孔后的票幅經(jīng)測量,雖然由于線式打孔致使偏差過大,大約在0.7-1.2mm之間,但不會影響橫、直兩邊的比便,票幅大體上在21.6-25mm加偏差修正值之間。當(dāng)我們把這件變體票在橫放時觀看,郵票的橫、直邊比及方向感才是正常的,但這時圖案卻又改變了方向。其實這件變體票是在加打齒孔時,郵票沒有按正確的方向送入機器,而是向左或是向右旋轉(zhuǎn)了90º,郵票是橫著送進(jìn)了機器,致使橫向圖案打了豎邊齒孔,而豎向圖案則打了橫邊齒孔,因為橫齒短豎齒長,短距的橫齒打豎向的長圖案,跨度不夠,所以齒孔就打在了圖案上,加上長、短齒長度的差值,就造成了偏差累計越來越大,形成了上、下兩枚郵票落齒位置不一致,一個把文字面值打沒了,一個則只把邊框打中了一點。以此為依據(jù)筆者試著復(fù)原了誤打橫齒的全張局部示意圖。
                像這樣的變體票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的齒孔移位,而是一種新型的變異,其產(chǎn)生的可能性應(yīng)比齒孔移位為少,而對新中國普票的研究意義來說也應(yīng)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可惜的好像并未成交,不知是因為類似的齒孔移位較為常見,還是別的什么原因,總之人們對此類變異品好像還缺乏足夠的認(rèn)識。
                二、普11,8分郵票四方連上邊紙并漏齒,上方橫雙連直縫均漏齒一半。
                三、普11,8分郵票橫雙連帶下邊紙,因裁切錯誤,此件帶下版銘及下邊一全張的上版銘。
                由于這兩種變體票均系首次發(fā)現(xiàn),因此顯得較為珍罕,所以在1998年嘉德春季拍賣會上以4070元成交。因為是第一次發(fā)現(xiàn)。所以本人對此二品進(jìn)行了仔細(xì)的觀察,但依我所見,這兩類變體票的描述并不正確。而正確的說法應(yīng)該是:
                首先,普11,8分郵票四方連加打齒孔時向下移動了一個票位,致使上邊紙?zhí)幱幸蝗珡埖牡走呏饼X5個,頂排齒孔也下移一個票位,上邊兩枚郵票局部沒有打上齒孔。筆者認(rèn)為其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普11是梳式齒孔,在向下移動一個票位的情況下,頂排齒孔卻打在了第二行郵票的位置上,所以第一行郵票沒有打上齒孔。另外從梳式齒孔的打孔方式來分析,全張的上邊紙不可能漏打齒孔,只能是底邊處才有可能漏打。只有是在移動票位的情況下,頂邊才會出現(xiàn)無法打到齒孔。因此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漏齒票。
                其二,普11,8分橫雙連也并不是由于裁切錯誤而形成的帶有下邊一全張的上版銘,而根本就是在沒有經(jīng)過裁切的印刷全張那種半成品的狀態(tài)下,從下邊一全張的頂邊齒孔處撕開所形成,原因很簡單,因為裁切后的邊紙必然是整齊邊,而其下邊卻是撕開的齒孔邊。
                最終這兩種變體票以4070元成交,足見買主的眼光,但筆者以為買主也未必清楚這兩種變體票的真實成因,估計是沖著普11變體票的首次出現(xiàn)才購買的,這也許是一種搜新獵奇的心理吧。不過相比之下,上面普3,800元變體票的流標(biāo)則略顯遺憾。
                此三種變體票的出現(xiàn),是普票傳統(tǒng)類集郵難得的素材,是對新中國階段傳統(tǒng)集郵的最好的充實材料。它真實的體現(xiàn)了當(dāng)時料票印制的特征,是我國郵票印制史的有力佐證。在此筆者希望和大專業(yè)的拍賣行對郵品的描述,特別是變體票類的描述,應(yīng)更細(xì)、更精一點。
                以上觀點僅屬個人意見,因僅以書籍圖片參考,缺乏資料,錯誤之處定有許多,愿與集郵同好共同探討、研究,還請批評、指正。

            相關(guān)文章

            哈爾濱百姓網(wǎng)推廣鏈接[一]
            哈爾濱百姓網(wǎng)推廣鏈接[二]
            關(guān)于我們 | 廣告投放 | 用戶幫助 | 用戶注冊 | 留言反饋 | 網(wǎng)站建設(shè) | 網(wǎng)站地圖
            Copyright Reserved 2008-2009 0451bx.cn 哈爾濱百姓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黑ICP備08101926號  我要啦免費統(tǒng)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