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孔的“孔徑”
發(fā)布:2011-11-1 12:17:23 來源:哈爾濱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在郵票齒孔的收集、研究上,大都以齒度和粗細(xì)的變化為主,很少討論“孔徑”的變化!翱讖健贝笮∨c齒度稀密、齒孔粗細(xì)有直接的關(guān)系。如1895年印度布隆黑爾邦的郵票、齒度稀,屬粗齒類。
郵票齒孔分孔齒和線齒兩大類?讖绞窃诳X類郵票上出現(xiàn)。當(dāng)前的齒孔以圓孔為主,故孔徑都指圓孔。
圓孔的孔徑有大有小,大的叫“大孔齒”,小的叫“小孔齒”,但很少引起郵人注意。三角形的《中國“神舟”飛船首飛成功紀(jì)念》郵票,在全版郵票上鑿有31個(gè)醒目的大孔,都位于三角票的角尖處,這才使人大感興趣。有人說這種齒孔是異形齒,但其孔形并無變化,實(shí)際是是大孔齒。
過去說的粗齒票,孔徑都比較大;細(xì)齒票孔徑都較小。為了方便起見,就常常用“粗齒”、“細(xì)齒”來分,少用孔徑大小來分。
郵票一般或采用大孔或采用小孔,但也有大孔小孔相間的,如1939年墨西哥發(fā)行的人口普查郵票,上面的孔是一大一小相間排列,十分有趣。1937年澳大利亞的袋鼠圖郵票,在1枚郵票中,兩頭是小孔,中間一排大孔,也很別致。我國2000年發(fā)行的“神舟號”三角票上的大孔更是一種特殊的排列。
不知道大家注意沒有,普29“長城”5分票,直行為大孔,橫行為小孔。這是橫直相間的大小孔。
郵票采用大小孔并存的方式,有多種目的:或?yàn)榱朔奖銋^(qū)分,或?yàn)榱嗣烙^,或?yàn)榱朔纻巍?/P>
收集、欣賞、研究郵票的孔徑,一定要采用連票;如雙連、方連或大方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