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現(xiàn)代集郵
何謂現(xiàn)代集郵?是否一個全新的類別?
其實,現(xiàn)代集郵本身并不是一個類別,而是一種觀念。也就是說,用現(xiàn)代的、全新的方法和觀念來參與郵展活動。
FIP經(jīng)歷了一個漫長的時間,不斷完善各種“評審規(guī)則”,各個類別的區(qū)分也越來越清晰。雖然FIP從來也沒有限制過任何人去選擇收藏范圍,但越來越多的集郵者為了在郵展上得到更高的獎級,將自己的收藏范圍也越來越FIP化了。
回顧歷史,在20世紀30年代的FIP郵展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奇怪的類別:實寄封(stamponcover)類、郵戳類、研究類(對一枚或多枚郵票的版式等內容進行研究)、特別郵票類(包括航空郵票、電報和電話郵票、紀念郵票、珍郵、稅票等方面)、試樣及印樣類。后來,這些類別有的合并,有的便消失了。
在比利時'72世界郵展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郵戳類、特別類(在郵展特別規(guī)則中注明是不屬其他類別的展品,其中包括一部情人節(jié)郵件郵集)。整個展廳中沒有傳統(tǒng)和郵史的區(qū)別,在專題集郵類中卻有著“墨西哥集郵”這樣的題目。
其實,F(xiàn)IP的規(guī)章制度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建議,但畢竟按照這個建議就能獲得更高的獎級!于是,有些“固執(zhí)”的人得了低獎、有些沒有得獎,有些喪失了參展的興趣,遠遠離開了郵展的大門。而一些初涉郵壇的集郵者,也只有抱著觀望的態(tài)度,站在郵展大門之外。一些集郵者完美的收藏難以得到承認。
規(guī)則越完善,以上矛盾就越發(fā)突出。于是,人們開始“抗爭”,以爭取更多的參展機會!
在瑞典和澳大利亞集郵聯(lián)的建議下,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試驗,終于在1996年伊斯坦布爾FIP代表大會時,接受稅票、費用票、信用票參展,并最終正式設立了“印花類”。
1985年在德國舉辦了由FIP譽助的首屆國際現(xiàn)代集郵展覽。1986年斯德哥爾摩世界郵展曾在正式類別之外邀請集郵者參加現(xiàn)代集郵展出。日本'91世界郵展正式展出現(xiàn)代集郵類,熱那亞'92、波蘭'93、泰國'93世界郵展在正式類別之外,另設現(xiàn)代集郵沙龍。后來,F(xiàn)IP及國際郵展的組織者越來越感到,由于年代的限制,使得現(xiàn)代集郵沙龍不能得到普及發(fā)展,因此近年來的郵展都取消了“現(xiàn)代集郵沙龍”這一類別。
取而代之的是在南太平洋得到廣泛發(fā)展的社會集郵和從北歐國家開始興起的開放類。這兩個類別展品素材不一定局限于郵品,只要能上貼片,所有素材均可使用。而且題材也可任意選擇、發(fā)揮。這一新事物的產生,立即引起了集郵者的廣泛關注,特別是許多從來不參與郵展活動的家庭婦女,也加入了參展者的行列。
FIP的嘗試也是逐步進行的,除了以上類別外,諸如:一框郵集、灰姑娘類、節(jié)儉集郵類、首日封類、圖畫明信片類等類別也在世界各地進行著越來越廣泛的嘗試。終有一天,這些類別中的大多數(shù)都會登上世界郵展的大雅之堂。
當然,除此之外也會產生一些新的集郵形式,就像今天我們的“新新集郵沙龍”有關馬年郵票和明信片的組集嘗試一樣。或許有一天,這種命題作文的形式也會出現(xiàn)在世界郵展上。而角逐大獎的將是從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老人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少年。
這些有關“現(xiàn)代集郵”的嘗試都是積極而又有益的,勢必推動世界集郵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
與傳統(tǒng)的集郵方式相比較,現(xiàn)代集郵包含著全新的類別。這些類別的最大特點是新穎,更加貼近普通集郵大眾,并且在素材的選用、展品的規(guī)模,以及編排制作等方面,都較為寬松和靈活。這就使得集郵者不但有興趣,而且有能力編組郵集參加郵展。例如在類別上,我們熟悉的首日封、明信片、紀念張等,都可以單獨編組一部郵集;在素材的選用上,有的類別允許使用與郵政有關或無關的非郵品,如賀卡、照片、請柬,甚至包括能裝入展框的各種物品,使得郵集更加豐富多彩,貼近生活(例如多次在國內外參展并獲獎的開放類郵集《吃飯》、《春節(jié)》,便用各種非郵品配合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瞬間,如果全部使用正規(guī)郵品是無法編組的);而且郵集的規(guī)模也不再限定必須是五框,可以編三框,甚至還可以專組“一框郵集”,這對于普通集郵大眾來說,其大大降低的門檻是初次展示自己收藏、以及練手編組郵集的極好機會。
開展“現(xiàn)代集郵”活動的意義,便在于能夠更大范圍地弘揚集郵文化,活躍群眾性集郵活動,普及集郵知識,吸引更多的集郵大眾參與集郵展覽活動,激發(fā)普通集郵者的參展熱情,使他們也有邁進展場的可能,來展示自己的收藏成果,并借此提高自己的集郵水平。特別是在當前國內集郵大潮有較大起伏、集郵愛好者成員大量流失的情況下,對于穩(wěn)定隊伍、恢復信心,無疑是極為有益和積極的。
不論這些新類別何時被FIP所認可,它們當中的大部分都會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回到或加入到集郵隊伍中來,并代表中國走向世界郵壇。
現(xiàn)代集郵沙龍:
“現(xiàn)代集郵沙龍”的展品,是以郵展年之前15年內發(fā)行的郵票及郵品組成,由參展者自由組集展出,允許參展者選擇各種集郵方式來闡述有關的主題和所使用的素材。展品可以采取按年代順序或按專題等方式編組,每部展品3--5框,無類別限制。
社會集郵類:
“社會集郵類”的要點是通過郵政反映社會歷史,研究關于社會的發(fā)展以及與郵政的關系。它可以用信封上的圖案講專題,或者講郵資、講郵路;可以使用其它集郵類別中使用的各種郵品,也可以使用非郵品。
非郵品的素材應與郵政業(yè)務、郵票與郵集、展品主題的結構有緊密的聯(lián)系,數(shù)量不能超過展品素材總量的50%。
目前,F(xiàn)IP已將社會集郵類納入了郵政歷史集郵委員會,成為其分支。
開放類:
“開放類”的特點是鼓勵參展者使用多種多樣的集郵素材和五花八門的非集郵素材。
一部開放類展品中,至少要包括50%的集郵素材,包括所有FIP正式類別中允許使用的素材和一切與郵政有關聯(lián)的集郵品、收藏品,并鼓勵參展者創(chuàng)造出更多姿多彩的集郵素材。
能夠使用的非集郵素材包括:賀卡、菜單、請柬、門券、煙標、火花、報紙,以及其它各類印刷品;也可以包括所有能夠放置在貼片上展出的素材,如:照片、字畫、獎牌、標本,以及小型工藝品等。
貼片的規(guī)格可由參展者自行決定,但最大不得超過一個標準展框的面積;參展者可根據(jù)選題和素材的需要,展出1--5框。
開放類自20世紀80年代末在北歐出現(xiàn)后,已經(jīng)引起了集郵者的廣泛關注,特別是有許多從不參加郵展活動的人士,也加入了參展者的行列。這是一種極具群眾性和生命力的集郵方式。
一框集郵類:
“一框集郵類”適合兩種情況:一種是鼓勵廣大集郵者參加郵展,讓從未做過郵集的新手作組集嘗試;另一種是由于選題的郵品非常少,只可能做一框。
一框展品是用16個(或12個)標準貼片制作成的、能獨立成章的展品。
參展者應選取恰當素材對所選主題進行高度的概括處理,并具有正確性和邏輯性。
組成展品的素材包括郵政部門或經(jīng)郵政部門特許發(fā)行的郵資票品,及郵戳、憑證、單據(jù)、簽條,以及在郵資票品印制過程中產生的設計原圖、試樣、變體票等;各類一框展品評審專用規(guī)則所界定的各種非集郵素材,如:郵政公告或檔案資料原件,以及相關的地圖、照片等。
展品應有綱要部分,用精練的文字介紹主題和構思,并顯示出對主題的理解和個人的學習研究。
一框郵集對于普通集郵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展出一框展品,可以增強集郵者的興趣和信心,進而擴大收藏,將郵集向標準的五框方向發(fā)展。
灰姑娘集郵類:
“灰姑娘”集郵,簡單地講,就是收集官方發(fā)行的郵票和郵政用品之外的其它票品的集郵方式。
這個類別展品的素材包括所有的類似郵票的簽條和標簽。如:非官方郵票、地方郵票、私人郵票、臆造郵票、花紙頭、郵政簽條、標簽、封口紙、掛號簽條、航空簽條、廣告與郵展簽條、紀念張等等。之所以稱作“灰姑娘”,是因為它們長期被忽視,很難進入郵展大門。
每部展品規(guī)模應為3--5標準展框。
在大洋州和歐洲的一些國家級郵展中,長期以來都將“灰姑娘”設為一個展出類別。
節(jié)儉集郵類:
節(jié)儉類的要點是使用廉價郵品,完全按規(guī)則編排。
郵集規(guī)模:3--5框;
郵集編排:可以按照任意傳統(tǒng)類別(除青少年和文獻)進行編排;
特別限定:每框郵集的價值不得超過人民幣800元(或每張貼片的價值不得超過人民幣50元)。
評審: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由評審小組按ACPF相關評審規(guī)則進行評審,評定出的分數(shù)作為“基礎分”予以保留(需特別強調的是,在對“品相及珍罕性”評審時,應明確“珍罕性”絕不等同于價格,而在相對收集難度方面)。第二階段,評審由一個三人小組組成,其成員必須是對集郵市場非常熟悉的人員,根據(jù)當前市場價格對展出的素材進行估價和計算,并對超過800元的展品視情況給予減分,對節(jié)儉程度高的予以加分。其展品的最終得分為“基礎分、價格調節(jié)分、附加分”之總和。
通過以上規(guī)則可以看出,節(jié)儉集郵類的最大特點是制作者必須考慮省錢。而一部勉強達標的五框郵集最多也不應超過人民幣4000元,三框僅2000余元,幾乎任何集郵者都能夠接受。
首日封類:
此類展品只能由首日封組成。
首日封是在郵票發(fā)行日,貼用該郵票并蓋銷有效郵政戳記的信封。
展品的分類是:按國家或某一地區(qū);某一特定范圍或某一特殊時期;對首日封上蓋銷郵戳的研究;專題。
每部展品的規(guī)模應為3--5標準展框。
圖畫明信片類:
這個類別的展出對象由各個時期內用于郵政傳遞的圖畫明信片組成,并展示明信片圖畫一面。
明信片可以有郵資或無郵資,但必須印有必要的文字介紹或書寫格式。。
可以按照國家或某一地區(qū)、出版單位或某一特殊時期、專題等方式編排。
每部展品的規(guī)模應為3--5標準展框。
極地集郵類:
這個類別的展出對象是表現(xiàn)地球南北兩極地區(qū)地理特征、地球物理現(xiàn)象的郵品;在極地考察、探險、科研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極地郵品;極地郵政部門的郵政史料。此類別在我國尚不普及,曾歸入試驗類,現(xiàn)暫無適用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