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滇省貼用倫敦版孫中山像郵票
倫敦加蓋亦系德納羅公司在印刷時,即加蓋了一部分,加蓋式樣與“限新省貼用”一樣,只將“新”字易為“滇”字。其字體特征可參閱“限新省”部分,不再絮述。(集郵界最初稱其為“小用字加蓋”后稱“滇省小字”)。
被加蓋原票,倫敦一版(雙圈)亦為1分、2分、4分、2角、1元、2元和5元等7種,自1932年起陸續(xù)發(fā)行,黑字。
倫敦二版(單圈)票,加蓋全組亦為7枚。計:2分、4分、綠1角5分、2角5分、1元、2元和5元。但它們在云南郵局窗口上,從1933年12月12日開始,只出售了1角5分和2角票兩種。其他5種面值票均未在當(dāng)?shù)爻鍪圻^(另一種說法是4枚分、角面值票在云南售用過,3枚元數(shù)面值票在云南并未出售),而是在上海、北平兩集郵臺按7枚全套出售過一個短時期,(但系與北平加蓋混合出售),而集郵家們尚未注意到有兩種字體。
北平加蓋亦系由北平財政部印刷局承蓋,加蓋式樣與“限新省”相同。黑字。
原票只有倫敦二版(單圈),全組9枚。計:2分、4分、5分、綠1角5分、紅1角5分、2角5分、1元、2元和5元。自1933年2月11日至1934年4月9日分7次發(fā)行。
因為當(dāng)時云南省境內(nèi)的“限滇省貼用”郵票是按面值6折折合滇幣出售,同時還明令限制集郵家購買;在內(nèi)地集郵臺雖不限制購買,但是照面值按法幣出售,所以,集郵家們多抱觀望態(tài)度,不愿大量購存。那知,1935年9月5日,云南省境內(nèi)停售“限滇省貼用”郵票,9月15日,上海、北平集郵臺亦突然停售了這種郵票。這一舉動,大出集郵者意料之外,包括郵商在內(nèi),誰也沒有多存。所以一時市價漲得很高。
與此同時,交通部指示郵政總局配齊10部國家郵集存檔。但庫中清代郵票短缺很多,遂在上海公開招標(biāo)由郵商予以供應(yīng)。最后為集古社朱世杰中標(biāo)。由于招標(biāo)系競爭性質(zhì),本身無甚利潤;更因所配之票價值不菲,超過郵局預(yù)算。經(jīng)雙方協(xié)商,郵局照面值售給朱世杰停售不久的“限滇省貼用”郵票各100套,并按法國《香檳目錄》的標(biāo)價,售給他楷字“中華民國”欠資票100套。
在100套“單圈”加蓋“限滇省貼用”票里,郵局系按9枚全套計算,但里面卻是大、小“用”字混合,亦即其中大部分為倫敦加蓋(小字),小部分(且不齊)為北平加蓋(大字),至此,集郵界才知道“單圈”倫敦加蓋“限滇省貼用”(小字)票,全組應(yīng)為7種,特別是3枚元數(shù)面值票難度更大。不少有名集郵家都沒有搜集齊全這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