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工
發(fā)布:2009-12-18 10:38:28 來源:賓縣百姓網(wǎng)-收集整理 瀏覽次 編輯:佚名
指以繪畫為終身職業(yè)的藝術(shù)工人。民間稱“丹青師傅”。按社會地位來分有:民間畫工、宮廷畫工(漢代稱“尚方畫工”、“黃門畫者”等)。從工種來分有:壁畫工、漆畫工、瓷畫工、年畫工、燈扇畫工、雕刻畫工等。畫工畫是民族繪畫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繪畫從作者到作品,畫工及其作品均占相當(dāng)多數(shù),但在封建社會中,一直受統(tǒng)治階級歧視和抹煞。偶見于歷代記載或傳說中的畫工,有:春秋戰(zhàn)國魯班,西漢毛延壽等,東漢衛(wèi)改等,唐代宋法智(曾隨王玄策到印度摹繪佛像)、宋文君(敦百九十六石窟壁畫的創(chuàng)制者),北宋趙大亨,南宋簫照,元代馬君祥與其長男馬七等及朱好古門人、張遵禮(永樂宮壁畫工) 等,明代路洪、河忠等(酒泉文殊山石窟壁畫工),清代張文輝、張?zhí)、粱廷玉等。年畫方面,有楊柳青的張聾子,戴立三、高桐軒、楊續(xù)、閻文華等,桃花塢的蹺老錢等。近代我國畫工,大致分“京式”(北京地區(qū))和“蘇式”(蘇州地區(qū))兩大類,京式彩畫以裝怖圖案見長:蘇式彩畫,以繪制花鳥畫為特長。所取題材,除山水、花鳥外,人物畫多用民間流行戲曲故事及小說。授徒多采口傳手教,手頭積有粉本舊稿。能自制顏料。部分高手具有自行創(chuàng)稿的能力。
相關(guān)文章